光学防抖效果明显,主要有镜片移动式和CCD移动式两种方式。光学防抖除了广泛用在相机上,个别手机如iPhone等也采用,甚至成了手机厂商宣传的一大卖点。
2)电子防抖
这种防抖采用强制提高CCD感光参数同时加快快门,并针对CCD上取得的图像进行分析,然后利用边缘图像进行补偿的防抖。
可见,电子防抖是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后期处理,这其实是通过降低画质来达到补偿抖动的技术,对于画质有一定程度的破坏。
电子防抖主要用在数码照相机上,这种防抖方式比光学防抖要差很多,小伙伴们一定要心里有数。
2.相机防抖的这两种方式很常见
现在单反相机主要采用光学防抖,但有机身防抖和镜头防抖之别,那这两种防抖方式到底孰好孰坏?
1)机身防抖
机身防抖是依靠相机CCD的浮动来达到防抖目的的,拍摄时通过陀螺仪感应相机抖动的方向及幅度,然后处理器对数据进行筛选和放大,最后计算出可以抵消抖动的CCD移动量进行移动抵消抖动。
编辑
2)镜头防抖
镜头防抖是依靠磁力包裹悬浮镜头来效克服抖动的,镜头内的陀螺仪侦测到抖动信息后,处理器通过数据计算出补偿的位移量,然后通过镜片组位置和角度的调整来防止抖动。
可见,机身防抖和镜头防抖是单反相机防抖的两种方式,并不在于谁好谁坏,只不过机身防抖是基本的,我不会告诉你带防抖的镜头一定不会太便宜!
另外,很多相机现在都是“双重防抖”,就是光学防抖和电子防抖二者兼而有之,机身防抖可谓是基本配置了。不过话说回来,所谓防抖也只不过是辅助罢了,要想完全不抖还得要用三脚架、快门线等硬配置!
编辑
二、五轴防抖原理及优势
现在的相机大多都有防抖功能,轻微的抖动相机基本可以自动修正。可让人哭笑不得的是,很多小伙伴都相机防抖有了新的误解!相机的防抖功能也有高下之别?使用三脚架时相机防抖开关还要关闭?不要疑惑了,关于相机防抖,知道这些不仅实用还能装逼!
如上面所说,相机防抖有镜头防抖和机身防抖两种形式,你应该也知道有防抖功能的相机或镜头会有IS、VR或OS、VC等标识,单反相机一般采用的都是光学防抖。
那么,相机防抖的最高境界是什么?五轴防抖不得不知!
五轴防抖其实属于机身防抖的一种,我们知道,早期的相机机身防抖技术包括“上下”“左右”两个方向,也就是两轴防抖。
编辑
然而这种机身两轴防抖明显很低能,一般只限于常规焦段镜头的防抖,对于镜头上下、左右摇摆带来的抖动并没有多大卵用。这对于喜欢用长焦、微距或钟情于慢门拍摄的小伙伴来说简直不能忍,大家只好锻炼臂力和乖乖备好三脚架了。
时代在进步不是?这就出现了五轴防抖,这种防抖技术在上下摇摆、左右摇摆防、纵向位移、横向位移以及Z轴旋转五个方向都能防抖,这就厉害了,可以说是做到了全方位防抖!
五轴防抖是通过把相机感光元件固定在一个可以通过电磁效应进行滑动的平台上来实现的,拍摄时相机的感应器感知到抖动方向,这个平台就使传感器进行相应的位移从而达到防抖效果。
编辑
五轴防抖能在五个方向防抖,这就使得防抖的结构比较大,而单反相机机身内的反光结构又很占空间,所以悲伤的告诉你,五轴防抖目前只存在于无反结构的相机。
现在的奥林巴斯、宾得、索尼等都有五轴防抖的无反相机,不过五轴防抖可能还不是相机防抖的最高境界,松下研制出了“5+2防抖”技术,也就是机身五轴防抖和镜头双重防抖协同工作,可以说是非常强势了。
三、为什么用三脚架时要关闭相机防抖
现在的相机防抖这么给力,但也只是在手持相机时才能发挥作用,如果要进行长时间的拍摄或连续作业,即使有麒麟臂也hold不住,还是三脚架来的实在。
编辑
这就让很多小伙伴容易误解,既然相机本身防抖这么厉害,那再使用三脚架防抖,这不就是强上加强“双重防抖”了吗?所以拍摄时用三脚架是也要开启相机防抖功能。
编辑
注意了,这是不对的!我们手持相机时产生的抖动是低频抖动,而相机本身防抖功能也是针对这种抖动发挥作用的,如果相机固定在三脚架上,相机是很平稳的,即便有抖动也是高!频!抖!动!你在这时开启相机防抖,反而会让照片模糊!
编辑
还好现在很多相机或镜头有智能检测功能,如果你在用三脚架时没有关闭防抖功能,也不会对成像有影响,不过谁知道你的相机有多智能?保险起见,使用三脚架时还是应该主动关闭相机的防抖功能!
毒家摄影指南,让摄影像眨眼一样简单!
(单反摄影控,公众号:smmapp;《毒家摄影指南》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严禁任何形式的转载,严禁篡改和盗用,违者追究法律责任!)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