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星河洪晟决定投资魔法现金之后,点融网就和魔法现金就展开了业务合作,并且在魔法现金创立之初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其放贷资金几乎全来自于“点融网”。月放贷量一路从50万元暴增至近8亿元。
直至2017年初,点融网上线了自己的现金贷产品“魔借”后,才停止了向魔法现金输出资金。
得益于前期点融网的支持,以及郭宇航的背书,魔法现金在业内极速扩张,一度成为现金贷行业头部梯队玩家。
截至2017年5月,魔法现金上线一年左右的时间,注册用户数已超1000万人,累计放款总量60亿元,单月放款额超过9亿元,活跃用户超200万人,管理余额超12亿元。
一位接近魔法现金的从业者透露,2017年10月才是魔法现金的巅峰时期,月放款近20个亿。资金来源除了P2P,也有银行、信托等机构。
好景不长,在2017年底,监管层下发“141号文”,明确指出现金贷平台需要持牌经营,借款年化利率不得超过36%,无场景现金贷必须暂停放款,禁止银行、信托、保险、基金、P2P向现金贷平台提供资金等。
魔法现金选择了向场景分期转型。
2017年12月,魔法现金宣布品牌升级为金融科技公司,简称“魔法金科”,战略升级的同时,魔法金科开始部署了消费分期产品。
2018年2月,魔法现金宣布旗下“魔buy”商城新版安卓版上线,该商城主要与京东商城合作。随后,魔法金科又上线了魔法分期、游戏分期等。
据一位魔法现金工作人员透露,魔buy商城一直做得不温不火,套现严重,盈利能力大不如前。
一位接近魔法现金的从业者透露,郭宇航曾希望将其通过关联投资机构持有的魔法现金股份卖掉,但似乎受到了一些阻力。据企查查显示,目前嘉兴星罗景佑创业投资合伙企业仍持有魔法现金13%的股份,郭宇航在嘉兴星罗景佑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担任股东。
不管魔法现金是否有因为股东方因素而业务受到牵连,可以肯定的是,在消费金融行业趋于合规的当下,没有牌照做相关业务始终暗藏风险。
据了解,魔法现金成立至今三年的时间,一直未曾拿到相关放贷资质牌照。如此一来,魔法现金在资金获取方面也不如初期顺利。加上早前的激进运营策略,导致后来逾期攀升,催收又陷入新的困境。
而这家被监管停运的“魔法现金”就是因暴力催收被反暴力催收维权联盟列为A级黑名单的那家平台,其平台在贷后风控的催收问题上出现了使用“软暴力”催收行为,甚至在用户注册其APP客户端的时候,不管用户借款还是不借款,用户的隐私均被他们恶意读取并且备份。
魔法现金的暴力催收问题也是由来已久的,在2017年5月份,欧阳先生在21CN聚投诉上发起一桩投诉:“魔法现金,私自窃取手机通讯录的联系人,私自定位手机等个人隐私,给我带来了很大很大的困扰。
”根据欧阳先生的描述,他在4月7日借款1400,承诺28天还款,逾期后接到了催收电话。欧阳先生对催收承诺晚上还款,但是在当天下午,欧阳先生身边的朋友们都接到了魔法现金的催收电话。
欧阳先生表示,逾期是自己的错误,但是魔法现金既然联系得到本人,为什么还要通过窃取通讯录联系人并进行电话轰炸?
魔法现金的暴力催收问题也是整个P2P网贷行业出现的问题,主要的问题根源是在于魔法现金在用户注册的时候读取了用户的通讯录和短信记录,在申请借款的时候魔法现金让用户收取的运营商验证码是为了获取用户更多的隐私信息,其中包括了用户的通话记录等行为,甚至在借款人贷款逾期后,魔法现金的催收人员并没有对于借款人进行一个了解,而是使用“软暴力”的行为骚扰与债务无关的人员,侵犯了这些人的名誉权及隐私权。
所以,魔法现金被监管停止运营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甚至可以说魔法现金能生存到现在已经是一个很大的“奇迹了”,在做了这么多违法的事。
关于P2P网贷平台(魔法现金)获取通讯录权限是否必要存争议
日前,《法治周末》记者亲自体验了一下小贷软件魔法现金,发现用户一旦登录“魔法现金”APP后,软件就会向用户索取通讯录权限,如果拒绝,APP便无法使用。
互联网由于小额无抵押贷款的无抵押属性,获取用户通讯录权限实际上就是一种抵押用户信用的方式,用户在发生逾期后,网贷平台通过这种催收方式会让借款人焦躁,可以达到短期内让用户偿还本金和罚息。
被监管停运后个人隐私信息该如何处置和安全保障成为新的话题
现在很多借款人担心的问题是,魔法现金被监管停运后,个人隐私信息该如何得到安全的保障,魔法现金会不会将我们的个人隐私信息交给所谓的第三方催收公司,会不会给已经还款的借款人造成再次的伤害,也是我们必须关注的一个问题。
如果遇到类似暴力催收,可以保留记录,在公众号“人品助手”,输入“投诉”里找到投诉渠道进行投诉。
如果你也深陷网贷,高利贷其中,那么请你点个关注,人品君后面会持续分享贷款上岸经验,正确讲解贷款中的小知识,帮助大家避免“套路贷”“黑中介“”高利贷”提高防范意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